首页 头条 时政要闻 乡村振兴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艺术博览 地方要闻

地方要闻

旗下栏目:

走进苍山洱海,探索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肖琪  发布时间:2024-12-16
摘要:万物同赏,自然共享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项目分享活动近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举办,旨在探讨社会力量参与苍山森林保护与恢复的路径举措,以及对苍山区域自然教育和科学普及创造运营模式和行为示范进行探讨和挖掘。活动主要分为项目分享和自然观察两个

“万物同赏,自然共享——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项目分享活动”近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举办,旨在探讨社会力量参与苍山森林保护与恢复的路径举措,以及对苍山区域自然教育和科学普及创造运营模式和行为示范进行探讨和挖掘。活动主要分为项目分享和自然观察两个环节。

据了解,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中国东部和南亚低地势区过渡的转折点,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交汇处,造就和孕育了保护区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奠定了本区域在动植物区系上的重要地位。

然而,苍山的生态系统也是脆弱的。苍山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保存了极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森林一旦遭受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而且恢复的难度非常大。特别是苍山海拔3000m以上为寒温带及高原亚寒带,这一气候带长期以来形成的植被及其生境非常脆弱。洱海则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水文特征,在其水生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孕育了众多特有的生物种类,与苍山相对呼应,以秀美的湖光山色,富饶的水土资源而著称于世。

正因这一区域独特的生态价值,保护显得尤其重要。在中国绿化基金会正高级会计师张桂梅看来,“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构建了公众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索保护地内外的自然教育模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理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和自然生态摄影师张炜分别就“如何在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苍山鸟类多样性与保护”进行了主旨分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大家分享了在苍山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科学实践工作,并对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进行了回顾及展望。社会各界代表围绕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平衡策略、苍山洱海自然教育的未来路径、自然教育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实践以及教育形式的创新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分享会结束后,参会人员分为两队,分别前往苍山东坡和西坡,实地感受苍山洱海的生态保护工作成果,了解当地文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和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重大项目—苍山综合科考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深度探讨。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参与苍山洱海生态保护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自然保护理念传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活动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指导,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理大学实践创新协会、苍山综合科考——苍山人文与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调查课题组主办,得到了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公益支持。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