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地方要闻

旗下栏目:

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擦亮美丽渝北生态底色

来源:美丽重庆 作者:美丽重庆  发布时间:2025-03-28
摘要:填埋场里深埋多年的垃圾、食堂剩菜回收桶里的剩饭、没电的废电池看似无用的废物,置于另一个循环中就是有用的资源。无废,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境界。 据渝北区生态环境局举行的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消息,去年来,渝北区积极推动无废

 

  填埋场里深埋多年的垃圾、食堂剩菜回收桶里的剩饭、没电的废电池……看似无用的废物,置于另一个循环中就是有用的资源。无废,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境界。
 
  据渝北区生态环境局举行的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消息,去年来,渝北区积极推动“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全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去年,全区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厂3家,建设泰山电缆、传音科技等8个市级智能工厂,建成大明电子、梦之诗等61个市级数字化车间,实施鸽牌电缆、中利凯瑞等293个智能化改造项目……
 
  新的一年,渝北区将继续在农业、生活、建筑领域以及再生资源上精准发力,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为城市注入更多绿色活力。
 
废弃农膜回收让农田“轻装上阵”

  在渝北区的农田里,废弃农膜回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去年,渝北区通过强化责任落实、狠抓督促检查、规范网点管理等,确保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顺利推进。“以前农膜用完就扔在地里,现在大家都主动送到回收点,还能换点小礼品。”渝北区大湾镇的农民张大爷笑着说。
 
  今年,渝北区将继续细化农膜回收任务,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废弃农膜及肥料包装物回收利用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为此,渝北区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废弃农膜及肥料包装物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根据全区2025年目标任务量将废弃农膜及肥料包装物回收利用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涉农镇(街道),建立好长效监督机制,对各涉农镇(街道)的回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确保2025年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各项工作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在过程中,渝北区将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镇回收站及村级回收点的日常监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巡查,落实网点常态化检查,督促问题整改,严防问题反弹,推动规划布局标准化回收网点建设。同时,开展农膜使用量调查,以涉农村为单位建立健全农膜和包装物使用台账。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垃圾分类管理从“要我分”到“我要分”
 
  3月26日上午,来到双龙湖街道龙顺街社区,为了让群众更加直观的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社区还设置了垃圾分类VR体验区,“这种方式更直观,一下就能分清楚垃圾如何分类。”参与完体验活动的社区居民陈婆婆表示。
 
  行走在渝北,你会发现,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
 
  2024年,渝北区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全周期全链条治理、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先锋区县建设、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等措施,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前觉得垃圾分类麻烦,现在习惯了,反而觉得很有意义。”龙塔街道月隐湖社区居民李女士表示。
 
  2025年,渝北区将继续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履职,压实责任分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常态长效推进。在城市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分类,健全常态化宣传、执法机制等,力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常态长效推进;继续利用专业宣讲队伍,大力开展宣传贯彻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开展精准宣传,强化精准分类,进一步提高居民分类准确率。在农村方面,不断提升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成效,推动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并加强村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村民小组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探索流行化、多元化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建立健全并落实垃圾分类监督、检查、评价、奖惩等长效机制。
 
  同时,持续深化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工作,通过深化“四化”工程实施,加强宣传培训与公众参与,积极推广快递包装回收利用效率,推进“无废快递网点”建设试点等,推进行业绿色转型。
  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让垃圾“变废为宝”
 
  建筑垃圾的处理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如何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渝北区将继续加快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利用基地项目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执法打击,确保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为此,全区将加快专项规划的严格落实,探索存量用地盘活、耕地质量提升和弃土资源利用“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加强环保、规划等部门的协调,科学论证资源化利用厂的选址,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做好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情况的台账管理,实现对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监管;加强装修垃圾源头监管,建立装修垃圾产生、运输、处置的全流程监管机制,并探索建立装修垃圾转运点审批制度,确保装修垃圾规范收集和转运;强化执法和科技监管手段,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同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实现对装修垃圾产生、运输、处置的全过程动态监测;同时,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从“管住源头、管严运输、规范消纳”三方面入手,解决前端分拣措施落实不到位、后端处置或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的问题。
 
  再生资源回收让“旧物”焕发新生
 
  在渝北区的街头巷尾,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随处可见。2024年,渝北区在全区22个镇街初步形成了由849家网点、71家打包中心组成的点面结合回收网络,再生资源回收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5%。“以前家里的旧电器、旧衣服都不知道怎么处理,现在有了回收网点,方便多了。”家住双凤桥街道安康路社区的居民李女士说。
 
  2025年,渝北区将继续拓展二手商品交易市场,鼓励企业采取“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逐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为此,全区将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提高商贸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企业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优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完善回收设施设备,提高回收服务水平,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升再生资源分拣规范化、绿色化水平,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逐步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