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日前,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泗河流域上空,两架无人机轰鸣声声,正在对该流域流域重点区域进行日常巡查。 记者了解到,泗河流域是十堰市茅箭区的重要水系,也是茅箭辖区内主要流入汉江,最终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河流,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供水安全。 然而,传统的河道巡查方式存在人力成本高、巡检效率低、监测范围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河道管理工作新需求。为此,近年来,十堰市茅箭区住建局积极探索科技治水新路径,引入无人机以创新巡查新手段。 据悉,茅箭区在泗河流域沿线建成了两处标准化无人机起降点,并通过预设飞行时间和航线,巡查范围覆盖泗河流域多个关键区域,实现无人机的自动起降和全天候巡查。 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无人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覆盖更大的巡检区域,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十堰茅箭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巡检完成一次需用时150分钟,现如今在智能操控平台点击“一键起飞”,无人机仅需40分钟即可完成全程17.3公里的河道巡查。同时,无人机还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巡检环境,如狭窄的河道、陡峭的河岸等,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巡检视角。 在巡检过程中,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近红外传感器能够实时捕捉河道、企业污水排口、闸站等关键区域的图像,生成红外热成像图和视频数据。可更为迅速、更加直观、准确地掌握河道的水质状况、生态环境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