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地方要闻

旗下栏目:

探秘鼎湖山:见证生态保护与科研创新的典范|走进鼎湖山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文雯  发布时间:2025-04-11
摘要:来自全国多家媒体的记者近日齐聚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秘活动,深入了解了鼎湖山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研究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首批加入

来自全国多家媒体的记者近日齐聚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秘活动,深入了解了鼎湖山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研究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成员之一。鼎湖山保护区占地面积约1133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8%,拥有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丰富的野生生物物种。这里不仅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自1978年建立以来,围绕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结构与功能、碳氮水循环等关键过程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鼎湖山站站长、研究员刘菊秀介绍说,目前,鼎湖山站正在打造华南地区“天空地一体化”立体观测研究平台,建设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完善和发展华南地区“多要素—多界面—多介质—多过程—多尺度—多方法”的联网协同观测体系,全面实现智能化、现代化监测,引领大数据驱动下的生态学科研模式,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三区四带”生态屏障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

鼎湖山站还系统开展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规律,包括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相互关系的研究,阐明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水循环及其耦合等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规律及调控机理,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在探秘活动中,记者们深入鼎湖山的自然教育径、管护站点、密林深处等地,亲眼见证了鼎湖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鼎湖山不仅拥有1948种野生高等植物,还栖息着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如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等。从广东省省鸟白鹇到防火树种荷木,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格木到优势树种锥栗,每一种生物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特别是众多以“鼎湖”命名的物种和采自鼎湖山的模式标本,更凸显了鼎湖山在生物学、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鼎湖山站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了多个科研平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前来开展合作研究。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鼎湖山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护区内的优质水资源催生了地方饮用水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同时,鼎湖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据统计,在刚刚结束的清明三天假期(2025年4月4日—6日),鼎湖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7.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53.2%。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