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地方要闻

旗下栏目:

湖北推动“绿变钱”和“钱促绿”融合发展 襄阳18家企业抵押排污权共获54.4亿元授信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喻妙 通讯员胡弦 李丹  发布时间:2025-04-22
摘要:近日,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集中式环境权益贷款银企对接暨现场签约会举行。6家银行走进襄阳市高新区,18家企业通过抵押排污权获得54.4亿元授信。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有71家企业办理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总贷款额为12.53亿元,累计获得授信81.96亿元。据悉,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集中式环境权益贷款银企对接暨现场签约会举行。6家银行走进襄阳市高新区,18家企业通过抵押排污权获得54.4亿元授信。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有71家企业办理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总贷款额为12.53亿元,累计获得授信81.96亿元。据悉,此次银企对接活动是湖北省自开展排污权抵(质)押贷款以来,银行集中式授信额度最高的一次。

排污权交易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2010年6月,湖北省获批为国家首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将排污权交易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提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环境准入门槛,能有效促进相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排污权交易旨在让企业珍惜有限的排污权,减少污染物排放。随着全省环境资源要素指标的日益稀缺,湖北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推进进一步倒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和生产技术革新,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余秋兰介绍说,湖北省排污权交易日趋活跃,截至目前,全省8022个项目参与排污权交易,累计交易金额12.9亿元,交易主体数量及成交价格均呈上升趋势。  

“绿变钱”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变钱”和“钱促绿”融合发展的价值日益凸显。所谓“绿变钱”,就是优化制度安排,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钱促绿”就是发挥绿色金融功能,更好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从全国来看,目前“钱促绿”比较成熟,而“绿变钱”尚处于探索阶段。此前,湖北率先突破传统融资模式,将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收益权等环境权益转化为可质押的金融资产。

为拓展排污单位融资渠道,湖北于2022年6月开展排污权抵(质)押贷款。余秋兰解释说,简单而言,凡是参与排污权交易的企业都可以交易后的排污权作为抵(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

新抵(质)押物的出现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2024年12月,襄阳某机械设备公司急需用钱扩大生产,而其固定资产已全部抵押给银行用于其他融资。“在传统贷款途径难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这家公司是排污权交易企业,当即推荐他们申请排污权抵押贷款。”湖北银行信贷管理部总助张璋介绍说。

经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登记确权,该公司于2024年12月17日申请贷款,12月27日500万元就到账了。“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感叹,真没想到能用上一种新的抵押物。”张璋说。

银行授信助企业扩建绿色新厂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田啟介绍说,此次银企对接活动之所以选择襄阳市高新区,因为它是湖北唯一的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园区,且取得了一定试点成果。

2024年,襄阳市高新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创历史新高;相较2020年,该区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5%。

位于高新区的襄阳市志达海成专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志达海成)是一家从事新能源轻型商用车上装开发、制造的企业。通过采取工艺改进和末端治理设施升级等手段,志达海成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扩大了产量空间,大幅降低了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提升了竞争力,不断拿下新的客户。今年,志达海成预计生产各类新能源轻卡上装4万台,是目前国内新能源商用车上装交付量排名领先的企业。

“这次我们获得了兴业银行1亿元授信,这笔贷款来得恰逢其时。”志达海成总经理杨波说,这几年企业发展较快,但厂房大部分来自租赁,因此走传统贷款途径缺乏抵质押物。有了这笔授信,志达海成将用于投建新工厂、购买先进设备。

“我们坚信发展生产和减污降碳是不矛盾的。这些减污降碳措施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排污总量限值压力,还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带来了市场和环保的双重收获。”杨波说。

“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绿色后盾,让市场环境‘优’起来;企业要争做绿色先锋,让环境权益‘值’起来;金融机构要当好绿色‘桥梁’,让环境权益活起来。”田啟希望,更多企业能通过环境权益抵(质)押获得低成本资金,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先机,让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