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政要闻 乡村振兴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艺术博览 地方要闻

环保动态

旗下栏目:

破解扬尘老问题,需要多些新手段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赵秋月 宿杰  发布时间:2024-12-10
摘要:扬尘是PM 10 、PM 2.5 等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空气质量、市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具有重要影响。施工工地是扬尘排放的主要场景之一,具有点多、面广、易反复等特点,已经成为大气污染治理中的顽固性问题之一。推进解决这一问题,要积极探索创新举措,既

扬尘是PM10、PM2.5等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空气质量、市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具有重要影响。施工工地是扬尘排放的主要场景之一,具有点多、面广、易反复等特点,已经成为大气污染治理中的顽固性问题之一。推进解决这一问题,要积极探索创新举措,既提升成效、又强化长效。

施工扬尘治理存在诸多难点

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强施工场地管理,提升污染控制水平,城市洁净程度得到明显提升。相关研究表明,城市扬尘对PM2.5浓度的贡献为15%—25%,部分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仍然具有明显的扬尘污染特征。施工场地是典型的无组织扬尘排放源,具有很高的排放潜势,如控制不到位,扬尘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在短时间内严重影响周边空气质量;若被运输车辆带出工地,又会转化为道路积尘,经反复碾压、扰动形成“长链条”排放的“二次污染”。

目前,多数控尘手段治标难治本。施工过程中,建筑物拆除、土方开挖回填、主体施工等过程均会有扬尘逸散,工地堆土、水泥、砂石等也有扬尘产生,起尘环节多、治理任务艰巨。而现在的扬尘控制措施主要为防尘网覆盖、设置围挡、洒水保湿等,虽然技术门槛和成本不高,但大多是临时性、应急性措施,见效较快但长效不足。

在监督管理上,扬尘污染治理存在“一严就有效、一松就反弹”现象。只要高度重视、严格管理,扬尘治理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由于施工场地量多面广、施工状态多变、扬尘间歇排放等特点,难以做到全面实时精准监管,扬尘污染易反复出现。

江苏施工扬尘治理的创新实践

江苏是建筑大省,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均为全国第一,加之交通、管廊、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进程加快,扬尘治理任务较重。近年来,江苏积极推进“清洁城市行动”,专门出台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鼓励支持各地大胆创新举措、提升治理水平,全省降尘量持续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多地先试先行,形成不少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苏州推动建设“天幕工地”,从源头解决扬尘问题。天幕系统由支撑钢结构、轨道、防尘网单元等子系统构成,启动后几分钟内就可将该施工场地覆盖在幕网下,有效改善了施工环境,具有多方面效益。密闭防尘网搭配全域喷淋系统,从源头解决扬尘逸散问题。防尘网可回收利用,不会造成土壤“二次污染”。防尘网形成一道降噪屏障,在降尘的同时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根据相关规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时段露天施工作业需暂停。天幕系统使施工场地从露天变为半室内,兼具防风遮阳功能,有效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无锡打造“全电工地”试点项目,深入推行绿色施工。施工车辆、机械均为电力驱动,配套建设充换电站,一辆重卡几分钟即可完成换电。建设智慧平台,可实时查看车辆定位、是否超载等情况,根据扬尘、噪声监测数值自动预警,实现智慧监管。通过实施“油改电”,叠加围挡喷淋、雾炮降尘等立体式防尘措施,“全电工地”PM2.5浓度、噪声数值明显低于传统工地,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提升施工扬尘治理水平需不断创新举措

扬尘污染治理情况能够直观反映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过程中,既要落实责任、加强监管,更要注重举措创新、提质增效。

一是推广创新做法,提升治理水平。因地制宜学先进地区的做法,在医院、学校、住宅区等人口相对密集区域施工时,优先推进建设“天幕工地”“全电工地”,协同推进减排、节能、提效,从源头上遏制扬尘、噪声等污染,减少对周边群众的影响。加强工地出口车辆冲洗、工地周边清扫保洁,避免施工扬尘向道路扬尘转移。推广装配式施工,鼓励使用新能源渣土运输车辆,推进“绿色工地”建设。

二是推行智慧手段,实现高效监管。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在“人防”督导、巡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技防”手段,提升监管效能。鼓励规模以上工地安装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并接入监管平台,加强线上、线下“双线”巡查监管。利用无人机、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扬尘视频AI识别等手段,助力扬尘精细化管理。

三是推进综合施策,激发治污潜力。发挥“绿色税收”效应,加强生态环境、税务、住建等部门联动协作,落实环境保护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原则,激励施工单位强化扬尘治理设施建设,确保长效运行。实施“红黑榜”评价,推进“红榜”项目优先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范围,对“黑榜”项目严格监管、督促整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以奖优罚劣激励施工单位提升治理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