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强调“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浙江省建德市位于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之处,境内水系连通发达,水生态优势突出,以来自千岛湖底部70米、水温常年保持17℃的新安江水闻名遐迩。近年来,建德市坚持护好一江清水,充分挖掘水生态特色,以水为脉持续做强水产业、培育亲水旅游新业态,努力实现环境变美、百姓致富。 持续攻坚,治出水岸秀美风光 近年来,建德市持续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河流生态环境品质,打造碧水清流“建德样板”。 破解养殖污染问题,以畜禽粪污整治促产业转型。作为蛋鸡养殖全省第一的地区,建德市将畜禽粪污整治作为“五水共治”的重要抓手,退养与整治结合,复耕转型与拆后利用兼顾,“禽蛋大镇”莲花镇拆除沿溪养殖房34.1万立方米,全流域禁养商品化生猪,蛋鸡减量比例达83.2%,同时扶持近2000户退养户转型种植业。经过治理,莲花溪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溪水干净了,村子不臭了”成为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 破解农村污水回用难题,精准分级资源化利用。建德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最优解,创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分级处理分级利用,实现“趋零排放”。三都镇镇头村布设前段人工浇灌池、中段回用水池和末段回用水池等,根据小型菜园、大规模果林及绿化等多级用水要求和用肥需求,将不同处理程度的生活污水最大程度进行资源化利用,既可降低污水处理能耗,有效减少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又能将现有污水治理型终端打造成资源全面利用的绿色、低碳型设施,实现“废水”变“肥水”。 破解水污染源头治理难题,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针对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中污水直排、雨污合流等问题,建德市层层推进工业园区、老旧小区、镇街、农村“污水零直排”工作,持续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污水零直排”样板镇街创建、“污水满溢反复治、治反复”等工作,严防黑臭水体反弹,逐步实现“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资源全利用、监管全智慧”的建设目标,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新安江”。 “美丽河湖”迭代升级,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起,建德市先后制定全域“幸福河”、幸福水网建设规划,系统布局“一轴十带百脉千塘(库)”全域幸福河湖体系,深入实施三江治理提升改造工程、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湖管护、景观人文”等举措进行整体提升,补齐防洪薄弱短板,全面构建农村水系连通生态体系,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水景观。 经过多年系统治理,建德全域河湖水质持续提升,Ⅰ类、Ⅱ类水体占比98%以上,新安江水库生态流量保障率达100%。2021年建德水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高达232.06亿元,占GDP的53.89%,一江清水成为幸福河。 推动“两山”转化,把水岸风景变为钱景 水环境治理成效为建德市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优质生态产品的持续供给带动水饮、生态旅游产品推陈出新,三江两岸风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绿色“钱景”,一江清水流淌出“两山”转化的建德实践。 水生态底色变为产业动能。在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德市用好丰富的水资源、发挥水生态特色,聚力打造水饮产业基地。坚持龙头引领,依托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不用处理即可直接饮用的新安江水,建德谋划招引农夫山泉投资建成5座厂区,投产38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446万吨,带动就业1500余人,实现了从单一饮用水向多元饮料、从生产制造向二三产融合的全面跨越,有力推动建德打造世界级水产业基地。2023年,农夫山泉建德生产基地产值达到55.2亿元,同比增长23.7%,水产业已成为建德第四大产业。 水上旅游放大17℃新安江魅力。建德市依托河湖生态资源,突出17℃新安江“水清、风凉、雾奇”特色,高标准打造“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重要节点。体育赛事、水上演绎等众多新业态因水而生,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3年共接待游客618.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3亿元。 亲水绿道串起幸福生活。建德市打通人水阻隔,建成一系列覆盖镇域范围的可供城乡居民休憩、健身、赏游的“亲水圈”,如“奇山异水、风景独美”的水墨富春江亲水圈,独具童心的寿昌镇高田畈亲水圈等。发挥河流综合治理成效,打造亲水见山的沿江绿道慢行体验,建成三江两岸·建德绿道、17℃新安江绿道等多段省市级最美绿道。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建成绿道83条、共348.6公里,串联起沿线农家乐、酒店民宿等产业,绘出一幅漫步山水间、乐游幸福河的亲水富民图景。 作者单位:琚志华、王婷芳,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建德分局;文一惠、张逸凡、牟雪洁、于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编辑: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