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刚运走了新一批东风螺成螺,收益有17万元左右。”今年52岁的吴坤明是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边海村委会新科二村的村民,从事东风螺养殖已有12年,他笑着向记者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近几日,顺利卖掉一批东风螺成螺后,他忙着和妻子一起清洗养殖水池。
图为养殖池里的东风螺。东风螺俗称“花螺”,近年来,掀起了养殖户的养殖“热潮”,是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采访对象供图 吴坤明的两层养殖厂房坐落在文昌市会文镇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占地约1280平方米,55个养殖水池并排铺陈在一、二楼养殖区。 厂房二楼为东风螺成螺养殖区,共有23个水池供养。而在一楼东风螺螺苗养殖区里,32个水池中不间断有水从水管流入,如小米粒般大小的螺苗在清澈的水池里上下漂浮。吴坤明神情专注,期待着下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图为吴坤明养殖池里的东风螺螺苗。采访对象供图 清退生态红线内的露天养殖池塘,引导养殖户有序“上楼” 东风螺、东星斑等多种养殖鱼类是文昌农业的王牌产品。2024年的“摩羯”台风肆虐,让文昌超万亩露天水产养殖场遭受重击,受损产量达7万多吨。 “东风螺养殖对海水盐度要求很高,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冲淡了海水盐度,生长中的东风螺很容易死亡。”吴坤明介绍。 曾经,吴坤明也是露天养殖的养殖户。2014年的一天,台风“威马逊”登陆文昌,导致他损失了几十万。 2022年,吴坤明响应政府号召,退出生态红线,将养殖池塘“搬”进了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如今,大大小小的台风经历过好几次,养殖厂房都没什么影响,园区统一深海取水盐度稳定,这一次更是经受住了‘摩羯’考验。”吴坤明底气十足地说。 露天养殖为何要“上楼”? 上世纪80年代,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冯家湾大力发展近海养殖业,成为全国知名的“虾苗谷”。那时,为了扩大虾苗产业,养殖户们筑池打井,一条管子抽海水,一条管子排尾水,密布的鱼塘像一块块伤疤,海岸带遍布取水管道,养殖废水直排大海……区域沙滩淤泥化、水产养殖污染问题接踵而来。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督察海南省时指出冯家湾海域海水养殖污染问题后,当地启动转型。 “养殖是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一关了之’不符合现实需求,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尝试。”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何培志表示。
如何转型? 吴坤明的东风螺养殖池位于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属于禁养区。他主动配合政府清退处理自家养殖池塘,却也因此“失业”。 “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也要保障当地百姓生计。”何培志告诉记者,充分考虑本地退养户的长久生计和水产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当地政府下定决心:一边清退生态红线内的露天养殖池塘,一边启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园区建设,引导露天养殖户有序“上楼”。 深海取水工程每日供水,污水统一收集处理降低成本 打造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成为文昌市的一项有力举措。
整改后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 采访对象供图
整改后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 采访对象供图 2022年,吴坤明搬进“新家”——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投资320万元,建起约1280平方米的楼房养殖东风螺,成为第一批入园的东风螺养殖户之一。 “东风螺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每天我们要换6—10次水。”吴坤明说道。 “而园区最大的特色是建设了深海取水工程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即从园区向海里铺设管道,统一从近海两公里、海平面以下9米的位置集中取水,统一为整个园区的海水养殖供水。”何培志告诉记者,同时,取水管线深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岸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提升水质。 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海水取水泵站的泵房内,取水指令刚一发出,水泵就开始加压提水,蓄水池内很快就涌入清澈透亮的海水,继而分流到各个需水项目上。何培志介绍:“园区已经投产的养殖项目以及参与‘上楼’养殖的养殖户,全都用上了海水养殖。” 目前,文昌冯家湾产业园海水取水工程已经实现对园区内养殖用水的全面供给,进一步助推园区朝着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前进。 “园区内产生的养殖尾水、生活污水,统一分类、集中处置,解决了近海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何培志继续说道。 经测算,每天可减少养殖尾水排放量55万立方米,有效维护了湿地和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平衡。 “同时,园区制定了差异化的尾水处理收费办法,排出的尾水标准越高收费越低。引导入园企业和养殖户投放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循环水模式养殖,提高尾水排放标准的同时减少尾水排放量。”何培志介绍。 “园区内生产设施配套比较完善,水电供应稳定。相比于传统养殖,‘上楼’养殖光照条件好,温度稳定,为螺苗提供了稳定的生长环境,养殖的东风螺质量更好,成活率高达90%多,效益比原先提高了三成。”吴坤明高兴地说,“上楼”养殖模式效益好又环保,让他充满信心。 目前,园区已经成功在厂房养出东风螺、南美白对虾等十多个种类。2023年,园区完成产值5.47亿元;2024年前3个季度,产值8.6达亿元。
海鲜陆养成为新业态,实现渔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从露天养殖到“上楼”养殖,吴坤明养殖厂房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转型的缩影。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海水养殖面积2074.42千公顷、同比增长2.41%,海水养殖产值达到4638.84亿元,包括虾在内的甲壳类养殖产量达到684.84万吨,在全球水产养殖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的冯家湾产业园是海南省乃至全国第一个探索大规模推广多层工厂化养殖模式、统一深海取水和集中尾水处理、推广循环水养殖、带动退养户转型的现代化渔业产业园。 如何实现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曾表示:“海鲜陆养是水产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在他看来,水产养殖的未来呈现两个路径:一是更加生态化,即绿色养殖;二是设施化、工厂化,即智慧渔业。在“上岸”工厂化养殖中,循环水养殖技术是关键。 正在产业园内担任技术顾问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基地主任邹雄告诉记者:“园区推广循环水养殖系统,高效循环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器、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增氧系统和监测控制系统等7个部分。相较于传统的水产品养殖,循环水养殖具有节水、省地、可控性强、低风险、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优势。” 他介绍:“养殖池实现循环用水后,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经排放的循环水有2/3又流回养殖池再利用,可实现高效、环保、经济和可持续的水产养殖。” 作为海南渔业转型升级“往岸上走”的标志性工程,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已取得大规模“楼房”养殖、集中深海取水和尾水处理等集成创新,为海南水产养殖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