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事关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和人居环境安全。广东省深圳市陆域面积小,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土地开发利用速度快,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提出较高要求。 为着力破解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存在的突出难题,深圳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提速度、强服务、保安全,探索差别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和工作流程,在确保人居风险可控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前提下,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推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提质增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滨海新城。 廖俊鸿供图 分类施策,精细化管理再提升 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节,深圳市优化工作流程。鼓励因地施策,对调查地块进行合理合并或拆分,面积较小、污染风险较低的零星地块可与周边地块合并调查,降低调查成本。对面积较大的地块,可根据地块实际情况拆分,避免因局部小范围污染导致整个项目地块无法开发建设。优化调查采样启动时序,同一地块内不同土壤污染风险水平区域可分别启动调查,既缩短调查时间,又防止因污染设施拆除导致二次污染,不得不重复开展调查。明确非工业、低污染风险的8类地块无需开展布点采样调查,既避免过度调查,又大幅降低调查成本,促进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提速。 在报告评审环节,提升评审效率。针对潜在土壤污染风险较高的重点地块,实行“形式审核—技术初审—专家评审”三级报告评审制度,严格管控调查质量。其余普通地块不强制开展技术初审,将评审时间从原来20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创新建立“报告修改承诺制”,允许未发现污染迹象地块的报告修改和办理后续用地手续等工作并行开展,可最多节省30个工作日,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在治理修复环节,推广应用“水土共治”模式。深圳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水土共治”模式,为解决涉及地下水污染的地块治理修复周期长的难题提供了一条新路径。2024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印发的文件中将“水土共治”模式正式纳入。深圳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要求,印发《深圳市建设用地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治理模式实施细则(试行)》,方便地块责任主体和从业单位深入理解、准确掌握、合理应用该模式。 主动帮扶,精准服务再优化 针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管理环节多、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等特点给市场主体造成的实际困难,深圳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在全面对接国家和省厅要求基础上,通过细化和印发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指引和评审程序相关具体指导文件,明确工作要求。 加强培训指导,深入解读政策技术文件,提升用地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和地块责任主体的工作能力,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筑牢基础。 创新建立重点关注地块名录管理机制,出台《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重点关注地块名录管理工作指引》,将名录内企业用地边界和土壤环境管理要求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指导用地部门提前识别和分析研判土壤污染风险。 精准服务重点项目安全用地需求,对项目落地急、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的重点项目,成立技术帮扶专家组,提供“项目前期—污染治理—移出名录”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土壤污染防治具体问题,保障项目快速推进。 2024年,出台《深圳市关于深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提出高效推进工作建议,推动建设用地高效流转、安全利用。 守牢底线,护航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并非简单地一放了事。深圳市始终牢牢守住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底线,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 严格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流程质量监督,印发《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督检查工作指引(试行)》,填补事前和事中监管空白。 严格治理修复项目执法,在全省率先制定《深圳市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项目环境执法检查工作指引》,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项目纳入“双随机、一公开”、利剑执法行动等常态化执法检查范围,保持利剑高悬。 严格地块安全利用现场巡查,将全市潜在土壤风险较高地块的安全利用情况全部纳入监管视野,定期开展现场巡查,对发现疑似违法开发利用行为及时督促整改,防止地块违法违规开发利用。通过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措施,深圳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一直保持在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确保人民群众“住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