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评估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名单。太原中北高新区榜上有名,是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今年以来,中北高新区以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为契机,深入开展“环保职业经理人”“环保免费咨询工作室”和对企环保“每月一讲”“三驾马车”服务,基本形成了“1条主线、2个层面、3项创新”的“123”清洁生产审核体系,让中北高新区入驻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紧扣“1”条主线——企业环保码 近年来,中北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的集企业清洁生产百科全书、环保分类监管、环企沟通桥梁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企业环保码,动态反映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企业‘环保码’为一企一码。”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中北高新分局局长马新龙介绍,用手机扫一扫“环保码”就可以获得企业环评验收、排污许可、环保处罚等环境信息,也能了解到企业属于“红、黄、绿”三种颜色“环保码”中的哪一种。 其中,“绿码”表示企业清洁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列入“正面清单”,环境监管部门尽可能做到无事不扰。 “黄码”表示企业达到“国内一般水平”,要求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按照问题清单整改,在时限要求内完成整改。 “红码”表示企业清洁生产“不达级”,要求强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监管部门将其列为挂牌督办对象,进行约谈并提高抽查频次,直至问题整改完成。 聚焦“2”个层面——宏观和微观 中北高新区是2006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成立的高新开发区,也是太原市唯一的市管工业类开发区。建区以来,中北高新核心区积极加速产业集群集聚,目前已形成信创、新材料、直升机制造、现代制造、现代物流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和130余家企业。 园区产业集群不同,企业环保设施建设以及减污降碳水平不等,目前国家尚没有政策支持资金,清洁生产审核如何推进? “万事开头难。宏观层面上,我们从产业和生产工艺及装备水平、产业集群水平、能源消耗及利用水平、资源消耗及利用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污染物及碳排放水平以及园区管理水平等7个层面,设定了30项重点审核指标。”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中北高新分局重点项目科科长赵青如数家珍介绍,微观层面上,试点期间,中北高新区共有15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4家企业完成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的大型锅炉制造企业。按照省、市推进清洁生产的要求,该公司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以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对生产现场、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污环节和排污情况进行全面摸排与综合整治。 “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下,我们投资570多万元,积极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一是淘汰高耗能落后电机,更换为YE3系列超高效率电机、YBX3系列高压隔爆型电机。二是将车间及厂区道路1130套卤素灯更换为LED灯,并建设智慧照明系统。三是对喷漆房进行改造,喷漆原料由丙烯酸油性漆变更为水性漆,实现低VOCs含量源头替代。同时经产品结构优化,已拆除两座喷漆房。四是生产车间全部加装二级气体计量表,精准考核用气消耗,减少能耗。五是将原有4台叉车更换为符合最新排放标准的燃油叉车两台、电动叉车两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公司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持续拓展循环流化床锅炉低碳燃料品类,不断创新清洁能源供热产品技术,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电热泵、电锅炉、电储热等绿电供热装备制造基地,实现了产品结构从高碳的煤到零碳的风光绿电能源品类全覆盖。同时,企业的环境效益明显提升,全年可减少电能损耗约44万kW·h,VOCs排放量年可减少约0.481吨。 探索“3”项创新——模式、程序和体制机制 从审核模式上,中北高新区建立“集中打捆式”清洁生产审核模式。由原先单一企业开展审核变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组织方式,将园区内规模工艺相仿、污染物排放一致的企业批量开展审核,进行系统化、规模化、快速化审核,大大节约了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时间和费用。 从审核程序上,中北高新区建立了“无缝衔接式”清洁生产管理体系。探索清洁生产审核与招商引资、项目立项、环评审批、环保验收、排污许可等制度的衔接管理办法。 从体制机制上,中北高新区建立了“标准规范式”清洁生产制度体系。完善负责清洁生产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设立全省首个企业“清洁生产质量奖”,并采取正向激励措施(帮助清洁生产优秀企业获得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绿色金融支持、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和反向激励措施(逾期不开展、消极开展、恶意拖延审核企业将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并纳入环境信用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积极性。 中北高新区明确,到2025年,至少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0家;强制清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验收,企业中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及以上企业比例≥60%;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十四五”期间依法至少开展一轮审核,基本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