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环保动态

旗下栏目:

杨利航:在实验室里走出一万步丨第三届监测大比武获奖集体和个人风采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李翔宇  发布时间:2025-01-14
摘要:图为杨利航正在进行实验。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供图 备战全国监测技术大比武一天要走多少步?杨利航手机上赫然记录的14912给出了答案。作为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一名监测人员,连她自己都对在实验室间穿梭的次数感到惊讶。 这次大比武涉及的比赛项目,

图为杨利航正在进行实验。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供图

备战全国监测技术大比武一天要走多少步?杨利航手机上赫然记录的“14912”给出了答案。作为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一名监测人员,连她自己都对在实验室间穿梭的次数感到惊讶。

“这次大比武涉及的比赛项目,对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我需要投入120%的精力,随时关注实验进展,确保监测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正是这份认真执着的精神,帮助杨利航获得了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以下简称大比武)综合比武个人全国冠军。

大比武比高考难,既比广度也比深度

“备考期间我常和队友们感叹,参加全国大比武就像经历第二次高考,甚至更难。”回忆起这半年来的酸甜苦辣,杨利航记忆犹新。作为一名在生态环境领域扎根近十年的“老兵”,她也曾参加过多次浙江省级监测大比武,并屡获佳绩。然而,首次踏上全国大比武的赛场,对她而言仍是一次不小的挑战。考核方向是什么?考试重点又是什么?在最开始的准备阶段,一切几乎都是未知的。全国大比武涉及的范围广且专业性极强,一切都要自己摸索。此外,与以往比赛相比,此次比武的实验室分析组新增了前置分析项目,更加注重考察选手的全过程综合分析测试能力。杨利航告诉记者,以往比武的项目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而这次最长的项目则需要连续工作11个小时,这对选手的体力和耐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年的本硕学和10年的工作经验,为杨利航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22年,杨利航主动申请从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工作,每年完成近6万余条监测数据的审核。无论是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还是质量控制、数据分析和评价,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每一个岗位,都有杨利航的身影。

“平常工作时,我就有做记录的惯。”杨利航给记者翻看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笔记本,上面是各种颜色笔勾画的重点和密密麻麻的笔记。从样品采集到样品运输保存,从实验分析、质量控制到数据评价,每一个环节的重点、难点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这都是我这几年工作和省级大比武积累的各种知识点,时不时拿出来温一遍。”杨利航分享道,“温故而知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对比赛有帮助,也对日常监测工作大有裨益。”

实验分析组教练王静告诉记者:“杨利航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学,每天晚上10点才从实训基地离开,深夜还常常能看到她在群里和队友讨论问题。”

理论基础组教练叶伟红对在线模拟训练系统的后台数据进行了统计。备赛期间,杨利航的在线总时长累计达到了529小时,完成了12872道模拟训练题。在所有的比武选手中,她的模拟训练时间和做题数量分别位列第1名和第3名。

与监测打交道需要一颗“大心脏”

泡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面对无数的样品,好不容易分析出的结果却存在偏差,一切都要重新来过。有时找不出原因,心中的焦虑又多了一分……在杨利航看来,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需要有一颗“大心脏”,参加全国大比武也同样如此。

在练水中有机氯农药分析这一项目时,杨利航起初的几次实验结果并不理想,样品回收率仅有百分之六七十,持续实验了近一个月也没有显著提升,这一度让杨利航十分沮丧。如果不能及时找出原因,不仅影响个人发挥,甚至可能对浙江省代表队的整体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在与教练及队友多次探讨后,杨利航和队友们对多个实验条件进行了尝试和优化,终于将原本70%左右的回收率逐步提升至接近100%。

参加全国大比武,不光是为了个人而战,更是为团队荣誉而战,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压力,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调整好心态,要求自己全力以赴,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前走。”杨利航告诉记者,她参加大比武的初心便是提升能力、超越自我,每一次的失败,恰恰代表了进步的空间。“团队里的每个人也都在支持我,王静教练对我们有求必应,省厅和中心领导也多次来到实训基地,和我们谈心谈话……有了他们的支持,我心里也更激起了动力。”

良好的心态,一直保持到比赛当天。回忆起现场实际操作竞赛,杨利航说:“在进行硫化物项目比武时,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度。”但她处变不惊,迅速调整心态,重新开展了一次实验,最终得出了理想的分析结果。

得知成绩消息时,杨利航正在周末加班的路上。她告诉记者:“当时内心十分激动。我认为这次大比武对我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大背景下,通过与选手的交流切磋以及自身的查缺补漏,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磨砺和提高。我会以此次大比武为契机,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生态环境监测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添砖加瓦。”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