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环保动态

旗下栏目:

40天冬季保卫战 四川共抢回151个优良天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王小玲  发布时间:2025-01-20
摘要:2024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期间,我们共抢回151个优良天,细颗粒物(PM 2.5 )浓度同比下降18.7%,下降幅度历年最大;优良天数率同比增加10.8个百分点,增加天数历年最多;在气象最不利的11月和12月,首次没有出现重污染天。 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日前举行

“2024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期间,我们共抢回151个优良天,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18.7%,下降幅度历年最大;优良天数率同比增加10.8个百分点,增加天数历年最多;在气象最不利的11月和12月,首次没有出现重污染天。”

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日前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罗秀兵透露,2024年11月底,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打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的决定,从成效来看,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全年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据初步测算,2024年四川省PM2.5年均浓度为29.8微克/立方米,首次低于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31微克/立方米目标任务。重度污染天数为15天,同比减少38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34天目标任务。优良天数率为89.6%,同比增加3.8个百分点。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实现提质升位,全省15个重点城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首次全部进入前80位。

工作力度空前

“指挥部”“参谋部”“作战部”联动作战

“可以说,全省上下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力度是空前的。”不仅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地方党委、政府也是全力以赴、一抓到底。

据初步统计,保卫战期间,市(州)党委、政府召开常委会议、常务会议研究部署30余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现场办公、现场督导90余次。

不仅如此,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统筹抓总、省直部门参与,形成“指挥部”“参谋部”“作战部”联动作战。

联合省直有关部门,组建“指挥部”。按周分解18个市(州)PM2.5和优良天数目标,真正“把减排量拿到手”。通过日调度、周通报,实行“红、黄、绿”警示提醒机制,超额完成的标记“绿灯”、贴线完成的标记“黄灯”、未完成的亮“红灯”,并辅以“点对点”提醒,按程序约见、约谈等手段,真正把措施闭环。

“针对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指令。”罗秀兵介绍说,特别是最后10天攻坚的关键时刻,实行24小时全天候集中办公,盯紧每一个监测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提醒地方,要求两小时反馈情况。“我们还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生态环境部与我们先后7次视频会商研判,线上指导攻坚。”

组织环科院、省监测总站等科研单位,组建“参谋部”。污染过程前,每日发布空气质量分析日报,预测未来14天空气质量形势,一旦预测有污染过程,提前预警提示,提前会商研判,“点对点”针对性提出管控建议,为后续应急工作预留充足时间。保卫战期间,提醒成都、德阳、绵阳等市启动黄色预警21次、橙色预警12次。

污染过程中,协调监测、科研、气象等力量每日会商,分析研判当日空气质量形势、各市(州)应急减排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管控建议,指导地方落实减排措施。污染过程后,及时复盘,整体评估气象条件、管控措施、应对成效,并向指挥部建议调整优化管控措施和攻坚方向。

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并整合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力量,组建“作战部”。罗秀兵说,“作战部”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队伍,他们立足区域、城市分类开展督导,推动措施落实和问题解决。“保卫战期间,推动整改大气环境突出问题2400余个,提级查处98个。”

其中,包括由经信、住建、交通、农业农村、应急5家省直部门组成的5个联合督导组驻点督导,实行厅级领导带队,对完成目标差距大的市,联合包片“点对点”督导,一项措施一项措施督促落实。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成的9个巡回督导组,对15个有污染风险的重点城市开展巡回督导,推动地方把污染的风险降下去、攻坚的效能提上来。

由省、市两级生态环境执法骨干组成的10个毗邻城市交叉督导组,主要解决涉及传输通道的成都、德阳、绵阳等城市交界区域突出问题,对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典型违法行为提级查处。

“精准打击”到细微处

每小时必抢、每0.1微克必抠、每个优良天必争

在战略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战术上,实施“精准打击”。

首先是精准发现。整合环境遥感观测卫星、3600余个空气监测站(微站)、17个超级站及30台走航车,建成“天空地一体化”溯源防控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高空视频智能监控监管系统,精准捕捉各时段污染物的整体分布和变化趋势。

比如,保卫战期间,绵阳市成立专班24小时紧盯数据变化,精准发现、实时推送污染高值区,及时处置高值污染源,PM2.5浓度较预测值降低17.7%。

其次是精准管理。提前制定并优化应急减排清单,对3.3万余家工业企业、6000余个工地扬尘面源管控点位,综合运用“保、调、错、限、停”等方式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实现“一市一策”“一企一策”,绩效评级企业按规定在应急期间享有生产负荷的优惠政策。

比如,保卫战期间,雅安市提前启动应急减排,实时调度,聚焦减排、降尘、控车等关键举措,实现了争分夺秒“抢”优良。

最后是精准闭环。发现异常问题后,立即组织会商研判,精准做好数据分析对比,解析污染区域、污染源、污染因子、污染时段,并提出指导性、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比如,充分利用高空瞭望系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施重点污染源闭环处置。保卫战期间,通过落实精准要求,精准施策,坚决不搞“一刀切”,实现用最小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环境效益。

探索“人盯源”工作机制

以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

精准的同时,还具备了科学性。

“保卫战期间,我们探索形成‘人盯源’工作机制,落实专人‘盯紧看牢’监测数据,以生态环保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不利气象的不确定性。”罗秀兵说,通过快速锁定高值污染源,精准锁定露天焚烧火点等面源污染和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移送处置问题线索876条,实现了从发现数据异常,到精准溯源追踪,到现场调查处理的2小时快速处理链条。

同时,统筹用好约见约谈、省级挂牌督办、公开曝光等强有力措施,常态化开展省级“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发现重大问题线索移送督察、纪检监察追责问责。2024年,共约见31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公开曝光省级挂牌督办典型案例和大气环境突出问题9批次、81家企业。

“大气污染防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罗秀兵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环境质量目标任务,今年PM2.5浓度要达到29.5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率要达到92%,重污染天数要控制在11天之内。

“叠加预测分析2025年气象条件同比仍然不利、污染物排放总体偏大的严峻形势,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挑战极大。”下一步,四川省要强化分析研判,用好用活现代化科技资源和管理平台,实施更加精准、精细的减污行动。同时,深化联防联控,优化健全部门间、属地间、区域间合作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动配合,并坚持动真碰硬,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问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措施闭环,确保“十四五”大气工作圆满收官。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