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的方家坞水库上空,一架无人机从富盛镇政府的基站悄然起飞,其搭载的高清摄像头掠过水面,水上漂浮物被精准识别抓拍,信息传到“河长在线”平台,然后派单给相应管理方进行处置。 这一快速高效的处置得益于越城区构建的AI智慧巡河系统。越城区河道水域管理中心负责人俞江介绍,区农水局联合区低空公司、区大数据管理中心、区财政局等部门,打通越城区无人机飞行服务平台与“河长在线”平台,让河道巡查进一步从“人海战术”升级为“科技战队”。 截至目前,全区已布设固定机场无人机7个,设定县级河湖长管理河湖自动巡查航线47条,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25个,对主要区域河湖进行日常管理与水质24小时动态监测。接下来,还将增设5台无人机,对全区河道进行全覆盖巡查。 据区无人机飞行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介绍,相较于以往的“电子河长”,“AI河长”技术进一步升级,飞行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延长到三四十分钟,一架无人机一次飞行范围也从3公里升级到5公里,抓拍问题识别的正确率提升了20%—30%。 “水乡治水得有绣花功夫。”俞江说,AI智慧巡河系统聚合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水质监测站等各类数据,就像给每条河道建立了动态健康档案。AI智能识别模型将无人机飞行视频与河湖管理范围线叠加对比,识别管理范围内存在的河湖问题,整个过程仅需10至15分钟。之后平台将事件信息横向按职能流转至水利、综合执法、生态环境等部门,纵向流转至属地镇街,实现数据共享、高效调度、精准处理、问题闭环。 为更好地发挥该系统的效能,区农水局制定《越城区AI巡河工作方案》,对巡查频次、巡查内容等具体作了规定。 AI智慧巡河系统运行后,全区每月减少基层河长人工巡河2286余人(次),巡检效率有效提升。“为保障河道的生态环境,以前我们每周至少巡河两次,但我们辖区临河有很多居民区,难免会有一些看不到的盲点,有了‘AI河长’加持,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府山街道蕺山河河长汤丽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