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亿元,正在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中国晒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的出资额。资金覆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多个相关领域,不仅支持相关发展中国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还助力改善当地民生、提升人民福祉。 “中国宣布这一数字,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态度,即中国始终坚持以负责任大国形象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同时严格遵守巴黎协定达成的全球共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指出。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了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累计实施300多期气候变化相关领域或主题的能力建设项目,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培训员额。中国始终以切实的行动做好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和务实实践者。 授人以渔,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发展差距大、发展基础弱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薄弱所在。“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将“授人以渔,自主发展”原则融入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在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技术、经验和路径的传播转化,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助力。 与埃塞俄比亚和斯里兰卡的合作正是如此。为提升两地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三方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南南合作。 中国帮助两国制定5个省级能源发展计划,建立了2个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以及7个可再生能源技术示范点,并在中国国内开展技术征集,形成《适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的1000项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同时,中国帮助两国与中国高校、能源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中英文双语的技术转移信息交互网站。 这一合作中,中、埃、斯三国共享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经验,促进了技术转移与创新,探索出解决能源贫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埃塞俄比亚水利与能源部主任马木什·海陆表示,合作缓解了埃塞俄比亚的能源贫困问题,特别是项目组遴选出的小型清洁炉灶、沼气发电、光伏灌溉等适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建设,帮助多个尚未被电网覆盖的学校和社区获得了高效的清洁能源供给。 类似的南南合作还有很多,中国在合作过程中始终倡导尊重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发展诉求,在分享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和行业技术的同时,尽力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挖掘其增长潜力,增强其“造血”能力,支持其实现多元、自主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分享经验,引导发展中国家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中国是气候变化的“行动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发展中国家全面、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非洲绿色长城”便是在中国“三北”防护林等大型绿色工程的启发下建立的。为应对非洲严峻的荒漠化与土地退化形势,非洲联盟于2007年主导推出了“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旨在积极应对萨赫勒地区和撒哈拉地区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问题。计划涵盖撒哈拉地区,核心区域面积达7.8亿公顷,涉及2.32亿人。 中国积极支持“非洲绿色长城”计划,《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均把支持“非洲绿色长城”作为重要内容。中国面向非洲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科研人员等举办中国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研修班等能力建设活动,分享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成果与经验,支持非洲国家提升治沙能力和水平。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于2018年联合建立泛非“绿色长城”研究中心,在生态系统监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才培养、技术转让等领域开展合作。 经过长期系统监测、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中非专家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建成流沙快速固定、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区;在尼日利亚卡诺州建成“经济林保育”试验示范区;针对埃塞俄比亚低海拔区灌丛化草地生态修复与重建问题,构建“清灌育草、封育轮牧、牧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成围栏封育示范区200公顷、集水恢复林草示范区2公顷等。 依托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方案展现出的中国智慧被更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中国以实际行动作为示范,引领更多发展中国家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 凝聚共识,向世界传递发展中国家声音 合作共赢是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旋律,更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基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在做好自身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加强环境政策、规划、标准对接,扩大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展现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作为。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中国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倡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呼吁各国应根据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结合各自国情采取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 同时,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发布《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启动中非应对气候变化3年行动专项,进一步加强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交流合作离不开平台的支持。为此,中国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汇聚来自43个国家的170余个中外合作伙伴,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转型等各方关注的重点议题举办近百场专题活动,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国际共识和共同行动。 此外,中国倡导并建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与太平洋岛国共同开展示范项目合作,共享绿色低碳发展经验与实践,切实加强与太平洋岛国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交流与合作。并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应对气候变化“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研讨会、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交流会、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等多双边对话交流活动,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发出共同声音,维护共同利益。 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搭建了一座连接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桥梁,孕育了跨文化友谊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与决心,并将之转化为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来自“全球南方”的合作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