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这是应对当前城市安全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城市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空间,承载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功能。在城市有限的空间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剧增,生产要素快速流动,城市安全发展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急需加快打造韧性城市。韧性城市通常指城市遭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时,能够有效防御风险、快速恢复运转。形象地说,韧性城市就是能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从容应对外界压力并迅速恢复。 《意见》提出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等11项重点任务,对于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更好支撑城市产业升级、融合、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意义重大。 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命线系统、交通动脉系统、防灾减灾系统的重要物理承载体,是城市安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统筹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空间布局和工程韧性,推进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入选首批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城市的四川省广元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全国山地河谷型海绵城市典范。为告别汛期城市“看海”之痛,广东省广州市巩固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构筑更具韧性的安全防护设施;江西省萍乡市把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更新、城市道路改造等有机结合,缓解了城市内涝现象,改善了人居环境。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安宁,是最基本的民生。持续提升城市管理韧性,就要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市场化条件下建设平时具备旅游、康养、休闲、仓储物流等服务功能的设施,应急情况可转为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治等功能,实现“平时”常态、“急时”响应,有效应对、抵御和消化吸收突发事件的冲击。比如,北京坚持以防为主、平战结合,把韧性城市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之中,全方位提升城市韧性;上海全面提升灾前防范、灾中应对、灾后恢复和数字化管理的韧性要求,确保城市在各类灾害中保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庆着力提高江河堤防达标率,推进综合管廊系统化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有韧性、连通性、网络化的空间布局,既要有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的硬设施,又要有能够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软系统。在持续提升城市空间韧性上,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有效管控风险。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管控好城市天际线、山际线、城际线,构建城景相融、显山露水、错落有致、疏密有度的城市空间格局。通过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强化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和网络化,切实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