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环法时政

旗下栏目:

新环保法十年|建议科技研发目光更多投向环境执法领域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刘军 刘贤春  发布时间:2025-01-07
摘要:一日,我局执法人员在河流水质监控平台发现,某国控河道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实时超标,随即赶赴现场用无人机巡查、绘图、溯源、锁定源头,确认距超标监测站点约10公里处的某公司违法超标排放废水,执法人员依法对其处以罚款47万元。 这已经是执法的工

一日,我局执法人员在河流水质监控平台发现,某国控河道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实时超标,随即赶赴现场用无人机巡查、绘图、溯源、锁定源头,确认距超标监测站点约10公里处的某公司违法超标排放废水,执法人员依法对其处以罚款47万元。

这已经是执法的工作日常,但十年之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无人机、红外线雷达、走航车等执法“利器”,在基层环境执法中越来越多被应用,使“长牙”的新环保法更加锋利,让基层环境执法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执法威力越来越大。现在,视频联网监控、用能监控、自动在线监测监控,能实时掌握企业排污状况;走航车、高能高频颗粒物雷达监测、无人机巡航巡查,能精准锁定违法点位,为执法提供铁的证据;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技术,让执法有了“千里眼”“高速车”……这些科技执法手段有效挤压了违法空间,解决了过去存在的监管难、证据收集和认定难、处罚执行难等顽疾,树立起了环境执法的威严,令违法行为无处遁形,促使企业守法履责,执法成本也大大降低。

执法效率成倍数提高。过去执法人员每天工作必带笔、记录本、纸质执法文书,用于违法行为人现场调查取证,费工、耗时、易出差错。现在,执法记录仪、无线执法本、摄像机、录音笔等先进取证工具“上线”,现场就能完成询问笔录制作,下达执法文书,便利、准确,执法效果和效率双双提高。

执法压力得到缓解。基层环境执法工作涉面广、人手少,“白十黑”连轴转、难得有完整节假日是常态,工作强度很大。科技“利器”的应用,使得执法效率提高,尤其是非现场执法方式有效节省时间和精力,弥补了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优化了企业营商环境。

十年深耕,成效卓著,身在其中,深感自豪。然而,我们不敢也不应该有一丝懈怠。因为深入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啃的硬骨头多而艰巨,执法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智慧执法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仍有少数企业心存侥幸,违法行为更隐蔽、手段更“高明”、办法更“科技”,基层执法面临更大考验,需要越来越多的科技“利器”应用到执法一线。

为此建议,要适应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要求,采取利好政策,激励有关科研院所、单位及生产企业,把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目光更多地投向生态环境领域,加快研制生产步伐。在财力上为研发生产提供支持,地方财政或可纳入预算,为基层生态环境执法装备配备及维护保养提供支持。此外,要采取线上线下多途径多模式培训,增强一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应用环境执法新科技、新知识、新本领。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肥西县生态环境分局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