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有价,污染付费。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近年来,聊城市生态环境局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改革思维,在环境要素指标供给上坚持统筹调剂与市场交易并行、调蓄库与储备库共存,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市场化交易试点改革,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一、增强环境要素保障能力,精准落实“靠前一步”。建立排污权确权机制,腾容量、扩总量,破解指标“少”的枷锁。一是积极谋划深度治理项目。支持企业实施深度治污减排工程,减少污染物排放,腾出指标入市交易,增资减污。二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造。鼓励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取缔落后工艺,先立后破,为新上项目腾出环境要素指标。三是拓宽确权渠道。制定确权技术指南,扩大确权范围,摸清指标总量。比如将以往没有管控要求的一般排放口、无组织污染物排放量纳入核定范围,增加要素指标供给量。结存的指标全部纳入重点项目全周期管理系统“要素超市”模块,实现由“项目等要素”向“要素等项目”的历史性转变。
二、丰富环境要素配置方式,改革措施“向实一跃”。改变原本单一的政府无偿分配方式,实行环境要素指标差异化、多元化管理。一是推行排污权交易豁免管理制度。2023年9月,国家在纳入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的产业园区内,优化完善低、微量污染物排放项目环评总量指标审核管理。我市在执行上级政策的基础上,敢为人先、突破创新,将试点改革扩大到全市范围。对低、微污染物排放的新建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分局统筹解决替代指标,实现“即来即办”,优化了营商环境。今年以来,255个项目享受豁免管理政策红利,占比44.9%。2024年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新建项目,我市改革走到了前面。二是实施市级统筹机制。对中等污染物排放的新建项目,在原来无偿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实行环境要素指标统筹管理机制,建立全市环境要素指标调蓄库,30%要素指标由市级统筹。同时不断探索指标置换、提前预支等方式保障重点项目建设。2024年共完成568个建设项目环境要素保障,其中省、市、县重点项目67个。三是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对污染物排放量较高的新建项目,采取排污权交易的方式满足其环境要素指标需求。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完成3批次排污权交易,已保障11个重点项目环境要素指标需求。指导信发集团自愿完成排污权有偿使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合计收入2179万元,全部纳入市级财政。通过改革要素配置方式,既提高了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极大压缩了办理时限,又解决了高指标需求企业要素保障难度大的问题。
三、提高环境要素保障效率,优质服务“更近一些”。优化工作流程,变被动审核为主动服务,提升服务质效。一是靠前服务。主动对接提前了解重点项目环境要素指标需求,送技术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目前我市2024年度400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完成保障359个,占比90%,剩余项目还未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未报送环境要素指标保障程序,预计能够保障。二是并联并审。开通绿色通道,将环境要素指标审核确认和环评文件技术评估并联进行,审核阶段前伸,业务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三是实时监管。专人负责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系统运行,实施精准服务,协同1800余条意见。
生态环境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部署要求,把思想解放的呼唤和寻找新的突破口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抓改革的能力和本领,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塑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的城市品牌,奋力书写美丽山东建设的聊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