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封堵龙窟排口,立即切断污染源头……”综合现场核查、水质监测以及先期处置情况,经过与现场专家组会商,指挥长果断下达了封堵龙窟排口的命令。
11月8日,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模拟跨翔安、同安两个行政区的龙东溪流域发生水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情景:一辆载有含镍废槽液货车,在翔安区民安大道某雨水排口附近发生泄漏,同安区龙东溪龙窟排口污水持续外排,河道内带状黑臭水体散发刺鼻气味,零星死鱼漂浮于水面。随着导演组导调指令不断下达,现场指挥长有条不紊地依次下达关闭入海闸口、抛洒药剂削减污染物、抽取管道污水暂存、水质净化厂做好污水处理准备、持续开展水质监测、加强舆情监测等各项命令。
无脚本参考。此次演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参演人员没有脚本可供参考。导演组采取临机导调、末端导调方式,检验跨区域各单位在“接警、接警处理、事件甄别、预案启动、上级批示、指挥调度、现场监测、现场处置、舆情引导、事件报告、评估报告、事件终止、事后评估”13个环节的应变处置能力。“往年演练,导演组会事先拟好脚本分发给参演人员。指挥部和各组参演人员照着稿子念,‘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现象在实战中频繁出现。”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应急监管处一级主任科员、演练总导调冯胡介绍,比如应急监测组,在没有脚本参考的情景下,团队需要主动考虑如何快速获得第一组检测结果,从而及时为现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跨区域协同。跨行政区域应急协同是本次演练的另一个特点。导演组模拟厦门市公共安全平台同时向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和翔安区、同安区政府发出导调指令,推送演练模拟情景。翔安区、同安区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属地相关人员有序开展先期处置。经市区两级联合现场勘察、会商研究、科学分工,由翔安区负责上游辖区内截污溯源,利用管网中的泵站收水,抽取管道污水暂存应急池,使用污水处理站和水质净化厂进行应急处理,通过视频轨迹寻找肇事车辆等工作。同安区负责下游辖区内河道污染处置,通知水利部门关闭污染河段的上下游闸门,停止污染河段农田灌溉,通过抛洒药剂削减污染物,持续进行应急监测等工作。至此,先期处置、截污控污、水利调度、污染处置、应急监测等关键环节在各单位协同下得到快速响应。
检验性实战。此次演练重点检验了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使用“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完善信息速报机制情况。“这是一次是检验性实战演练,我们模拟往年辖区内实际发生的突发水环境污染案例设计此次演练情景,通过实战演练检验类似事件应急处置。”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宇介绍,“通过模拟生态环境部和福建省生态环境厅调度席,我们演练了本系统内各级值班室使用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指挥平台APP上报信息,确保下级信息及时上报、上级指令及时响应,在检验和完善信息速报机制方面发挥了作用。”
图为模拟向污染水体抛洒药剂削减污染物。 “此次演练检验了我区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响应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达到了完善机制、锻炼队伍、积累经验的目的。”翔安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但演练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多渠道上报事件信息亟待优化,信息报告的同步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工业园区管网密集、溯源难度大需要提升。另外,由于涉及多个区域和单位,导致响应级别和责任界定难以把握,需要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协作响应机制和明确责任,确保在真实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