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政要闻 乡村振兴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艺术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南极大陆!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建成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国气象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2-02
摘要: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在世界南极日之际,12月1日,我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 以下简称南极中山本底站 )正式业务运行。这标志着,经过16年的科学积淀和创新探索,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我国大气本底站家族,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长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在世界南极日之际,12月1日,我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业务运行。这标志着,经过16年的科学积淀和创新探索,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我国大气本底站家族,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长期业务化观测,真实反映南极地区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也是第9个纳入业务运行的大气本底站。

“丹心报国,求索无极!”时值南半球初夏,正在南极中山站执行越冬任务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第40次南极科考队员张雷亲历这一里程碑时刻,备受鼓舞。

南极地区是全球大气环境观测的重要本底区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气象研究所所长丁明虎表示,极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其观测数据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科学价值,利于探究南极大陆大气本底长期变化及规律、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多圈层相互作用机制及人类活动对全球的影响,加之气象科考队员连续多年来此执行越冬任务,确保观测数据能忠实“还原”南极多年来大气成分组成和变化。

在2007年至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期间,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海洋局在中山站共同建设了大气化学观测方舱,配备臭氧光谱仪、辐射观测仪等,自此开启南极大气成分观测业务。2010年,中山站建成高精度温室气体在线观测系统,正式开展高时间分辨率二氧化碳和甲烷连续在线观测业务,我国也成为第三个能在南极开展此项业务的国家。

目前,中山站已建成涵盖臭氧、大气化学、气溶胶等7大类气象要素在内的综合观测体系。作为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站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已被纳入世界气象组织《南极“臭氧洞”公报》、中国气象局《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并被科学家多次使用,有力推动极地天气及气候变化、极地大气化学等领域科学研究。

“南极大陆,点亮气象新坐标!”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曹晓钟表示,后续将持续做好南极中山本底站的业务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南极气象观测数据效益,绘好“南极中山曲线”,以助力更好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前,我国共有青海瓦里关等9个大气本底站。同时,位于环渤海、四川盆地等气候系统关键区的10个拟新增大气本底站,已于今年7月启动为期一年的观测试验。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