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等介绍有关情况。 王道席表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来,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从战略上、全局上优化了我国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截至12月12日,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了767亿立方米,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生态补水超118亿立方米 如今,断流26年之久的永定河首次全线通水,并持续保持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断水百年之久的京杭大运河也实现了全线水流贯通,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这些水环境面貌的改善,离不开南水北调工程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北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逐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止跌回升。南水北调工程还利用每年汛期到来之前的富余水量实施生态补水,有效改善了工程沿线50余条河流的生态环境。”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表示。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的生态用水,初步实现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在发表会上,王道席表示,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方面,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量累计超过了118亿立方米,工程通水以来,沿线湖泊生态环境也是持续向好。他特别举例说,如今南四湖已经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的行列,“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也已经重返南四湖定居,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了南四湖湖泊水环境的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这些为我们做好南水北调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这一世纪工程的战略性功能日益显现,国之重器的生命线作用不断巩固。”王道席说。 保障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丹江口水库的水域面积约1050平方公里,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的面积达到了9.52万平方公里,保障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包括北京首都在内1.14亿人的饮水安全,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生命线”。 保障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需要从流域系统治理的角度,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从形成工作合力的角度需要整合中央和地方的相关资源。2006年以来,国务院连续批准实施了四轮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并将加强丹江口等重点湖库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2023年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进一步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各方通力协作,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保障初见成效。根据我们从有关工程管理单位掌握的最新情况,截至目前,丹江口水源区水质总体为优,库区的陶岔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今年以来,超过Ⅰ类水质的天数达到270天,在今年的占比中超过了78%。”发布会上,李勇带来了有关丹江口水库的最新数据。 近年来,为保障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一系列措施有序实施。例如,按照“应设尽设、应测尽测、应在线尽在线”的原则,加密了流域的监测体系,目前丹江口水库的16条主要入库河流全部设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并且投入应用。同时,对汉江干流及有关主要支流一共15个主要断面设置了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并将这些保障目标纳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科学技术的加持,也为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贡献了力量。数字孪生汉江流域及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建设有关成果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优化迭代,库区有关地方建立水质安全保障智能监管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固定摄像监控辅助人工巡查,初步实现对库区的水面、库周库岸人员活动、漂浮物、水质变化的动态监管。 除此之外,《丹江口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颁布,推进河湖库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沿库周建设隔离围栏248公里,同时将入库河流水质达标情况和水源地安全评估结果纳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从战略上、全局上优化了我国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有效促进了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 在畅通南北经济循环方面,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北方重要经济发展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生产的商品、粮食、能源等产品通过交通网、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我国南北方的优化配置。 “从战略性上来看,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工程使北京、天津等北方数十座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的制约,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东线工程每年向江苏、山东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水资源短缺对发展的制约得到缓解。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有效缓解京、津、冀、豫沿线水资源短缺状况,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勇说。 今年5月,国家正式施行了《节约用水条例》,对依法履行节水义务、加强用水管理、强化节水措施等都作出了很具体很明确的规定。南水北调工程一直以来也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把节水作为受水地区的根本出路,全面提升受水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用水效率总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数据显示,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七个省市的万元GDP用水量为35.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为30.6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万元GDP用水量下降了41.3%,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下降了36.2%。 “十年来,我们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受水区各省市都出台了省级的节水法规,我们还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加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全面节水指导意见,推动受水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王道席说。 除此之外,水利部还坚持推进受水区节水市场化机制改革,推动出台了“节水贷”产品,制订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制定发布了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在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建立节水科普场馆,引导公民践行节约用水的责任,营造爱水惜水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