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上饶铅山筑牢河岸生态防线,昔日“伤痕”河岸重焕绿色生机上饶铅山筑牢河岸生态防线,昔日“伤痕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苏纲发 陈姝倩  发布时间:2025-04-07
摘要:这段河岸林地的树苗长得真好。我经常会路过这里,看到这片林地恢复得不错,我们心里非常高兴。近日,江西省铅山县鹅湖镇江村村民王大爷,习惯性地站在信江岸边望着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河岸林地。 曾经被毁的林地经过生态修复重现生机。 如今,信江铅山县鹅湖

“这段河岸林地的树苗长得真好。我经常会路过这里,看到这片林地恢复得不错,我们心里非常高兴。”近日,江西省铅山县鹅湖镇江村村民王大爷,习惯性地站在信江岸边望着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河岸林地。

 

曾经被毁的林地经过生态修复重现生机。

 

如今,信江铅山县鹅湖镇江村螺丝山段左岸曾经被毁的34亩林地,经过生态修复已重新披上了“绿装”,5000株挺拔的树苗已舒展枝叶,筑起河岸生态防线。这是铅山县实施河岸林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的生动实践。

林地遭破坏,河岸在“哭泣”

信江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廊道,其河岸林地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企业和个人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将目光投向了河岸林地,信江螺丝山段34亩林地上的阔叶林被不法人员毁灭性砍伐,信江的水生态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铅山县委、县政府对河岸毁林问题高度重视,由分管县领导牵头,成立了由公安、生态环境、林业、水利、司法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非法占用河岸林地的行为展开全面调查。县林业局依法对林木非法砍伐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其补种树木进行生态修复,县公安局将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立案调查。同时,聘请上饶司法鉴定中心对被毁林地范围面积、林木种类数量、经济价值等进行专业鉴定,对被毁林地的生态损害进行评估,为后续的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始终保持对河岸毁林行为的‘零容忍’高压态势,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切实维护全县河岸生态环境安全。”铅山县公安局食药环大队大队长徐锦峰表示。

科学抓修复,河岸焕新生

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铅山县政府制定了“清理、修复、监管”三步走的整改方案。第一步,全面清理非法种植的经济草皮和其他违法设施,恢复林地原貌。第二步,根据林业专家的建议,结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本地树种进行植树造林,恢复河岸林地的生态功能。第三步,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河岸林地的日常巡查和保护,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目前,被毁林地非法种植的经济草皮已全部清理,栽种水杉、樟树等树苗5000余棵长势喜人。

“看到这些树苗一天天长大,我们打心眼里高兴,选择本土树种能更快恢复生物链,降低病虫害风险。”参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林业专家李教授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信江河岸林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曾经被破坏的林地如今已重新披上了“绿装”。

落实长效管护,筑牢河岸生态防线

铅山县举一反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河岸林地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河岸毁林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各级河长职能,建立县、乡、村三级河岸林地保护网格,进一步完善河道生态监管监测体系,压实有关职能部门和辖区乡镇河道巡查责任,定期对河岸林地的生态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河岸林地的保护中来,推动河岸林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切实筑牢河岸生态防线。

铅山生态环境局局长黄建平表示,河岸林地整治不是终点,而是河道水生态环境长效治理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运用“人防+技防”,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河岸林地的生态安全。

通过加强对河岸林地的保护和修复,信江铅山断面水质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2025年1月,铅山县首次在河岸沙质崖壁处,发现了淡色崖沙燕福建亚种的繁殖巢穴。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