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环法时政 法治乡村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法治时空 环保动态 环艺博览 地方要闻

生态快报

旗下栏目:

文山州十年绘就治水新图景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陈克瑶 杨博雅  发布时间:2025-04-11
摘要:碧波荡漾的普者黑享誉世界,高原鳅、金线鲃、鹰喙角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逐年增多十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系统治污,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水污染防治卓有成效,2024年,全州27个国省控

碧波荡漾的普者黑享誉世界,高原鳅、金线鲃、鹰喙角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逐年增多……十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系统治污,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水污染防治卓有成效,2024年,全州27个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优良率达100%;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7.7%,污水治理经验被全国推广。

为推进全州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文山州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强以普者黑湖、盘龙河为重点的“一湖一河”保护治理,通过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水污染保护治理落地见效。

文山州以“守护一江碧水”为目标,通过十年持续攻坚,构建起“全域覆盖、立体排查、协同治理”的排污口监管体系。创新“空地协同+人机联动”立体化排查模式,先后开展4轮“拉网式”排查。运用人工、无人机航测扫描等多元手段,对盘龙河、南利河、回龙水库等60余个水体实施“毛细血管”级体检,累计排查岸线5212.3公里,精准锁定排污口821个,实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通过水质数据溯源分析,科学划定271个整治对象。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192个,整治率达75.4%,计划至2025年全面完成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同步构建覆盖“审批—监管—执法”全流程的智慧化监管模式,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同时,文山州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党建领航、精准施策、长效管护、示范带动”四位一体推进治理工作,全州治理率从2020年的20.70%跃升到2024年的72.29%,跃居全省第五。

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文山州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纳入“红黑榜”季度考评和“书记大擂台”进行晾晒,组建工作专班,完善治理思路,突出以用促治、分类施策,探索推行城镇纳管、集中收集处理、连片收集资源化利用、分散收集资源化利用4种污水治理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采取“州统筹+县主导+乡负责+村组织+组落实”形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加强运行管护、构建共治格局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同时,选取优势资源好、群众意愿强、环境敏感度高的村庄开展示范村建设,建成西畴县石碑村、田冲村、马关县嘎迪村、马洒村等示范点,并向全州推广,绘就“污水变清泉,乡村焕新颜”的生动图景。

十年来,文山州始终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为抓手,实施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保护区内污染治理等工程,建立“一源一策”动态管理机制,累计投入专项治理资金1.3亿元,实现供水能力与水质安全双提升。截至2024年,全州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从2015年的9个增至18个,17个地表水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水源地保护区从“单点守护”迈向“全域治理”。


责编:齐 敏
审签:韩天运、王敏啟
监制:常静元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