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山东省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推出的“邀约式”环保帮扶机制,通过制定九大类57项服务的“邀约单”,开通4部热线和4个现场服务点,组建50余名专家团队,打造了一套企业自主“点单”、专家精准“上菜”的服务新模式。这种“线上即时响应+线下专业指导”的帮扶体系,实现了环保帮扶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让帮扶工作更加精准及时。 当前环保帮扶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有的地方缺乏系统性规划,帮扶流于形式;有的地方只围绕行政指令做规定动作,并未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针对性不足;还有的地方重问题处置轻能力建设,导致企业环保内生动力难以持续。菏泽的“邀约式”环保帮扶机制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点单”,既避免了“大水漫灌”的资源浪费,又确保了帮扶措施的精准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机制促使政企形成良性互动,让环保工作从政府要求转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笔者认为,要让这一创新机制发挥更大效用,需要在三个关键环节持续发力。 激发企业参与热情是基础。要优化“邀约式”环保帮扶工作流程,丰富“邀约”形式。加强对“邀约式”帮扶的宣传,打消企业对于帮扶即检查的顾虑,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去“点单”。 动态更新服务内容是关键。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定期对企业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估,根据企业对于帮扶的意见建议,及时更新帮扶“邀约单”。同时,不断围绕企业在日常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和急难愁盼问题,完善帮扶“邀约单”。此外,结合新出台实施的政策法规标准,加强对新污染物治理、碳减排等新兴领域的服务供给。 提升服务团队专业水平是保障。针对企业“点单”邀约事项,选强配齐开展“邀约式”现场帮扶的监测监管执法人员、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同时,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帮扶人员的业务能力素质。帮扶人员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携手解决企业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难点问题,提升企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 环保“点单制”的创新实践表明,当生态环境部门从“监管者”转变为“服务者”,当企业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就能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这种精准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实际困难,更构建了政企协同共治的新格局。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这种“企业点单、专家上门”的服务模式,必将在更广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各地在借鉴这一做法时,要结合本地实际,在服务内容、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真正让环保帮扶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