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对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帮扶质效,省淄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创新构建“需求精准对接、问题靶向破解、成效持续巩固”的帮扶机制,精心选派技术专家团队下沉区县开展“点对点”现场技术帮扶,形成“问题发现在一线、技术指导在现场、成效巩固在平时”的帮扶新格局,切实推动县级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监测质量加快提升。
精准问诊,科学谋划帮扶路径。在全面开展前期问卷调查和深入座谈交流的基础上,中心系统梳理了各县级监测机构在现场采样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应急监测及综合评价等环节的具体需求。针对这些实际需求,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精心选拔技术骨干组建了5个专业化帮扶工作小组,为各县级监测机构量身定制了差异化帮扶计划,科学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帮扶工作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切实提升基层监测能力建设水平。
现场开方,靶向提升帮扶质效。帮扶工作小组根据帮扶计划,采用“理论授课+现场实操+指导交流”模式,多措并举强化技术帮扶。现场采样监测帮扶组和应急监测帮扶组深入一线,开展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功能区噪声规范化布点、地表水和废水现场采样与现场水质五参数测定等内容的现场技术帮扶。5家县级监测机构人员走进中心实验室进行跟班实训,系统学习离子色谱、气相色谱、原子荧光等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上机操作步骤、结果分析方法以及日常仪器维护等关键内容。今年4月,累计现场帮扶15场次130余人次,解答技术难题40余件次,着力补齐县级监测能力短板,提升监测“战斗力”。
长效联动,夯实基层监测根基。为巩固现场帮扶培训成效,中心坚持定期追踪,建立常态化联络联动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技术交流、现场技术回访、联合监测等方式,做好技术问题的实时解答和经验分享。中心着力建立持证上岗专家库,积极探索实践驻市监测中心、县级监测机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新路径,帮助县级监测机构充分挖掘监测潜力,开拓更多监测项目,有效破解技术力量薄弱、设备配置不足、设备使用效率不高等瓶颈问题,推动县级监测机构能力提升。
|